快递业“双11”开启全智能配送 

发布时间:2016-11-17
点击数:

    李敖和他的团队已经超过24小时没合眼,虽然他们的工作并不需要和订单进行直接接触,但作为百世供应链的后台技术人员,他们需要保障平台的流畅运营。数据显示,百世集团“双11”订单达到4500万单,其中百世快递3700万单,供应链仓储800万单,为去年同期的1.5倍。

  

    刚刚过去的2016“双11”狂欢再度刷新纪录。据星图数据监测,16家电商平台“双11”交易规模约为1770亿元。其中,阿里天猫“双11”实现1207亿元销售额,同比增长32%,京东、苏宁、国美也分别同比增长59%、210%、268%。

  

    在此背景下,“双11”成为物流业一年一度的大考,“爆仓”现象频繁见诸报端。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“双11”当天,全国各邮政、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2.51亿件,同比增长52%;全国主要电商企业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3.5亿件,同比增长59%。

  

    此外,根据国家邮政局初步预计,11月11日至16日,全行业处理的邮件(快件)业务量将超过10.5亿件,比去年同期增长35%。经大数据分析预测,“双11”期间发件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为浙江、广东、江苏、福建、上海、北京、湖北、安徽、河北、河南;预计县域以下快递业务量将出现双向高峰;跨境电商每天产生的快递业务量将超过1000万件,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。此外,“双11”期间,快递公共服务站、智能快件箱、末端代投网点等多样化末端服务方式,将承担约10%的投递任务。

  

    以百世供应链上海一号仓为例,“双11”高峰时需要处理的订单量是平时的150倍,人员也从平常的200人增加到2300人左右。据了解,百世供应链上海一号仓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,是李宁、联合利华的总仓。

  

    百世汇通总裁兼CEO周韶宁表示,对每个物流企业来说,每年的“双11”都是挑战。但挑战归挑战,它的增长也在推动物流业不断思考、不断创新。“从一开始的系统建设、平台建设、到后来的转运中心风暴自动分拣系统以及智能化仓储机器人”,百世集团一直都在“双11”的考验下不断前进。

  

    事实上,在连年“爆仓”的推动下,电商物流端口也在不断提高分拣效率。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,2015年至2016年,物流快递行业的发明专利已超之前两年的总和。

  

    据悉,苏宁方面首次启用了第四代智慧物流仓库“苏宁云仓”,通过采用ASRS和Miniload高密度存储、旋转库货到人拣选等智能仓储物流设备,帮助物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人工出错率。苏宁物流副总裁姚凯表示,苏宁云仓日处理包裹可达181万件,是同类仓库处理能力的4.5倍以上。

  

    而百世1号仓此次使用的智能化仓储机器人颠覆了传统仓库“人找货、人找货架”的陈旧模式,实现了“货找人、货架找人”。机器人在接收到订单后,通过百世智能系统选取的最优路线驶向存放货品的货架,并将其从巨大的仓储区搬运至员工配货区。配货员只要等货架搬到面前,从电脑提示的货位上取下所需商品即可,全程不需要走动。在有效降低人工劳力强度的同时也大幅缩短了配货时间。

  

    为提高运作环节的效率,节约分拣人工成本,百世集团还自主研发了风暴自动分拣系统。

  

    百世物流科技市场销售部总监钱凯南表示,百世风暴自动分拣系统融合了大数据分析、云计算、智能终端、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,快件在分拣线上通过系统扫描,就会按照末端地址自动进入各个不同的袋子中。据介绍,该系统可以将包裹分拣准确率从全人工分拣的80%提高到99.9%以上,分拣效能提升4倍。

  

    另一家企业中通也首次投入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分拣系统,一小时最快能处理23000件包裹。

  

   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表示,“双11”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升级,今年爆仓现象明显减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本文来源:国家邮政管理局)